中新社內蒙古分社 • 正文
 盟市動態(tài)

二十載警民魚水情

2025年01月08日 14:54   來源: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

 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月8日電 (李愛平  徐沛東)“是誰在派出所廚房忙活呢?”1月5日晚,剛剛外出處置完警情的民警張國軍和任振華循聲走向派出所廚房,還沒進門,就聞到一股熟悉的餃子香。進去一看,原來是李大爺和劉大娘。只見他們和派出所民警們搟著餃子皮,旁邊已經擺滿了一排排包好的餃子。

  “是大爺大娘啊,快放下手里的活,讓我來!”張國軍驚訝又感動地說道。

  李大爺抬起頭,笑盈盈地看著他:“知道你們忙,今天是冬至,我特意早起,買了新鮮羊肉,咱一塊兒包餃子,熱乎熱乎!這大冷天的,你們守護咱老百姓,我就想著讓大伙吃口熱乎的!

  張國軍眼眶微微泛紅,趕忙洗手幫忙:“大爺,太感謝您了,每次都想著我們!

  雖說外面天寒地凍,可這小小的廚房內,滿是溫暖,大家邊包餃子邊嘮家常,真像一家人。

  李大爺是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鎮(zhèn)巴音德日斯嘎查(行政村)的老居民了,一直與老伴劉全娥居住在巴音德日斯邊境派出所的轄區(qū)之內。多年來,二位老人始終與巴音德日斯邊境派出所保持著密切的聯系,雙方心中積淀了深厚的感情。

  故事的開始,總是充滿溫情。二十多年前,李大爺家里蓋棚圈,因外來施工人員沒有地方住宿,大爺倍感焦急。正在大爺不知所措的時候。派出所民警主動聯系駐地嘎查政府,協(xié)調騰出一間房屋無償提供給施工人員居住,迅速解決了李大爺家的“燃眉之急”。至此,派出所民警“解民憂、紓民困、暖民心”的務實舉措印入了李大爺的心中,李大爺的質樸慈和也走進了民警們的記憶中。

  此后的二十年中,李大爺與巴音德日斯邊境派出所的聯系從沒有間斷過……

  “我剛來的時候就天天見到李大爺,現在我來了十幾年了,也見了李大爺十幾年!碧崞鹄畲鬆,派出所的民警們都很熟悉。

  “總是怕他們吃不好,家里做好了吃的我就給他們送過去,他們總跟我推脫,我拗不過,放下就趕緊跑了,就是挺喜歡這幫孩子的,看著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。”李大爺在一次接受采訪時曾動情地說道。

  “李大爺可是我們派出所的親人,二十多年的感情了,他們歲數也大了,挺不容易的,大家沒事的時候多去李大爺家里看一看,幫忙干點活。”派出所政治教導員吉日木圖經常這樣交代民警。

  “大爺,您這牛養(yǎng)得真好,膘肥體壯的。”民警一邊熟練地拿起叉子給食槽里增加草料,一邊給李大爺打趣。草料在食槽里沙沙作響,牛兒們哞哞叫著,仿佛在歡迎他們。李大爺笑得眼睛瞇成了縫:“多虧了你們時常來幫忙啊,它們就跟我的寶貝似的,有你們幫忙照顧,我可放心啦!贝蠹矣姓f有笑,小院里充滿了溫馨歡樂的氣息。

  逢年過節(jié)來大爺家里看望慰問,走訪期間來大爺家里幫忙除草、喂牛、清理牛棚……民警們總是樂此不疲地為李大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
  每一次的幫助、每一回的饋贈、每一句溫暖的話語,都編織成了一張緊密的情感之網,網住了警民的心,也讓這持續(xù)二十年雙向奔赴的警民魚水情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(fā)芽、茁壯成長,它不會被時間沖淡,不會被風雪掩埋,將繼續(xù)在一代又一代的警民間傳承,成為一段佳話,溫暖每一個聽聞者的心。(完)

編輯:李愛平
圖片新聞
  • 內蒙古四子王旗:104公里守邊路上的奮斗與希望
  • 航拍阿爾山-31℃的霧凇景觀
  • 內蒙古額爾古納濕地現罕見極光
  • 載譽而歸 回民區(qū)殘聯點亮殘疾人技能之光
  • 第五屆“僑情心畫•翰墨北疆”內蒙古僑界藝術作品雙年展開展
  • 內蒙古掀起“低溫熱潮” 民眾盡享冰雪運動樂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