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白艷春在為個人作品展準備作品。白艷春供圖
圖為白艷春在個人作品展中向親友介紹作品。中新網(wǎng)記者尚虹波攝
圖為觀眾參觀白艷春的書畫作品。中新網(wǎng)記者尚虹波攝
中新網(wǎng)內(nèi)蒙古新聞6月15日電 題:39歲學畫畫48歲辦個展 內(nèi)蒙古這位媽媽有點厲害
中新網(wǎng)記者 尚虹波
女兒、妻子、媽媽、企業(yè)職工、中國畫畫家……在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美術館7號廳,白艷春用自己的80幅花鳥畫系列作品,向中新網(wǎng)記者宣告了她的自我探索之路,也讓更多人了解一個媽媽的無限可能。
6月7日至23日,《籽籽同心——白艷春中國畫作品展》在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美術館展出,與同期在這里展出的眾多名家名作相比,她似乎名不見經(jīng)傳,但她說這是她對自己追求美的總結(jié),也是向親友、老師和同學們的一次學習匯報。
事實上,白艷春在當媽媽之前只是一個對畫畫非常熱愛、但沒有系統(tǒng)學習中國畫經(jīng)歷的“小白”。
“高中畢業(yè)后,學了一年美術,準備考大學系統(tǒng)學習。但當時老家的電廠招人,我的父親就建議我先工作!卑灼G春聽話地進入電廠,成為一名企業(yè)職工。
工作并沒有讓她停止學習,通過自學,她陸續(xù)獲得了大專學歷、本科學歷,直至考上研究生。在此期間,她成了家,當了媽媽,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著。
“那時候上班覺得學歷有點太低了,就利用所有的休息時間,一直在學習和考試!卑灼G春還記得在女兒很小的時候,每天早晨抱著女兒背單詞。因為自覺英語基礎比較薄弱,她還報了一個成人英語培訓班,不料剛學完一冊課本培訓班就倒閉了,只剩3個學生沒有著落。
即便如此,她還是一步步走來,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。
系統(tǒng)學畫畫時,白艷春已經(jīng)39歲了。那時,女兒去外地上中學,白艷春也因為工作關系調(diào)動,去到了新單位。
“來到了全新的環(huán)境,下班后感覺無事可干,就想著小時候那么愛畫畫,就想把畫畫撿起來!
至于為什么想學中國畫,那還要從一位從北京到正藍旗下鄉(xiāng)的知識青年李立祥說起。
中國書畫家聯(lián)誼會理事、原北京雍和宮管理處研究室主任李立祥介紹,20世紀80年代初,他在正藍旗直屬中學教美術,幾個愛好美術的初中生里,白艷春較為突出!八龑τ诿佬g的興趣不僅表現(xiàn)在課堂上,課下美術小組活動也是興趣滿滿、全心投入,由此,一幅幅小畫顯得很大氣。”
“李老師是我中國畫的啟蒙老師。”白艷春回憶說,她年少時總在李老師家看他畫畫,了解用毛筆畫畫如何運筆,宣紙、毛筆和中國畫顏料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!袄蠋熖貏e好,他就在課外公益教學,誰愛好畫畫他就教,他讓我們對中國畫有了初步的了解!
此后,白艷春通過同學、朋友的穿針引線,拜師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與書法系主任、博士生導師陰澍雨門下,正式開始對中國花鳥畫進行專業(yè)性學習。
因為白艷春是有工作的“編外學生”,陰澍雨老師為她設計了專屬的教學方案:臨摹古代經(jīng)典作品、寫生四季植物、輔修書法、重點研習書畫史及詩詞散文。
那時白艷春一周只有一天休息,一個月攢上4天假期她就往北京跑,請老師點評作業(yè),修改提升,臨走前老師再留新作業(yè)。周而復始,白艷春幾乎把所有業(yè)余時間都用來畫畫。
隨著技藝的精進,白艷春也有了更多身份,中國少數(shù)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、內(nèi)蒙古美術家協(xié)會會員等。但她說自己只是一個對美有追求的普通女性。
“我還是很幸運的,父母、愛人和孩子都特別支持我,單位也給了我足夠的舞臺去展示自己的所長,讓我能全心全意去追求我的愛好!卑灼G春說,她的愛人周培瑾和女兒周瀟都喜歡金石鐫刻,為她的作品篆刻了多枚印章,這是她最美的珍藏。
“白艷春是我教的第一個非專業(yè)科班出身的學生。本著對國畫的一腔熱愛,近不惑之年的她從廣袤的大草原來到北京,跟隨我學習寫意花鳥畫。對于在企業(yè)工作的她來說,繁忙的工作之余兼顧花鳥畫學習并非易事!标庝杲榻B,正是因為白艷春學習認真與專注的態(tài)度,反而堅定了他教學的信心。
“我們常問自己畫畫的目的是什么,為什么要學習藝術,白艷春的繪畫告訴了我們答案:是來自原初的熱愛,是一個人對美的不懈追求!标庝暾f。(完)